您暂无未读询盘信息!
请您登录网站后台查看!
咨询电话

TEL:18637362593
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政策解读

【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淘金】河南日报“出彩中原庆丰收”专栏开篇聚焦裴寨村

所属分类:政策解读    发布时间: 2021-09-07    作者:admin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开栏的话:  

秋分临近,中原大地满眼金黄,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一个农民脸上。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辛苦了一季,土地给予勤劳的人们慷慨回报。  

在首届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来临之际,记者走田间、听民声、话丰收,用手中的笔和镜头,记录新时代河南农民的新形象,展现多姿多彩的丰收场景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中,我省以“四优四化”为抓手,乡村振兴步履铿锵。

金秋时节,在雨丝与阳光的交替中,裴寨人忙并快乐着,收获着丰收的喜悦。  

9月15日凌晨2点多,辉县市裴寨社区农民裴清才叫醒妻子,开上自家的面包车,一起赶往市区批发市场卖西红柿。这一条路,他们走了10年。  

到了市场,天还没亮。借着灯光,一位商贩抓出一个带着露水的西红柿,猛咬一口:“酸甜正好,两块五一斤也要!”不到两个小时,1500斤西红柿已经销售一空。裴清才数着厚厚的人民币,笑得合不拢嘴。搁以前,这3700多元钱他两口子3个月才能挣到。


裴寨社区地处太行山丘陵地带,干旱少雨,地少田薄。67岁的裴清旺生在老村水井边,从小用扁担挑水,后来井水不够吃,只好去周边买水。以至村里不少人给孩子起名字都与水有关:清、龙、泉、雨、海,湖、泽、润、河、江……上世纪五十年代村民们住的是煤渣房,外面下大雨,里面下小雨;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煤渣搅拌白灰,人在屋顶用木棒来回棰,这样的“棰棚”一住就是几十年。土地呢,一家几亩地,完全靠天吃饭。  

转变,始于10年前的那个秋天。村里的领头人裴春亮自个儿掏钱建成了漂亮的社区,全村老少一起搬进了二层小洋楼,家用电器、自来水、天然气、文化设施样样齐全。  

村民上了楼,除了在外经商的、上班的,剩下的还是农民。裴清才至今记得裴春亮的一段话:没时间种地的,不愿种地的,腾出土地流转出去,开发高效农业,这不比让地荒了强?只要肯干,骨头也能长出肉来!  

也是从那时起,裴清才流转了6亩地,建了3个蔬菜大棚。传统种西红柿,一年一茬,而他们夫妇学会了育苗,一年能卖两茬。眼下,西红柿价格一路上扬,一亩地能收1.5万斤,全年收入能达20万元。  

村里大棚多了,农民越来越富。经营饭店近20年的裴龙斌立足于土地,又搞出了花样。当地旱天多,适宜种红薯,他流转了100亩地,种了70亩红薯、30亩玉米。单卖红薯,一斤才五毛钱,但手工做成粉条,高效益立马显现出来。  

销售也不成问题,在裴春亮带领下,村里搞起来了中国太行红薯粉条文化节,今年是第三届。离得近的城里人来了,离得远的外地人通过电商下单了,一斤能卖十几元。脑瓜灵活的裴龙斌,今年又多种了两样红薯品种,一种是紫薯,加入粉条中,粉条变成紫红色,卖相很好;另一种是鲜食红薯,特别适宜做烤红薯,直接批发给外地客商。  

雨中,裴龙斌用镢头刨出一棵红薯,手里掂了掂,足有3斤多。“去年粉条卖了20多万元,今年产量高,又是一个丰收年!”他笑道。



裴龙斌并不满足于此,准备再承包5个大棚,当然不是种蔬菜,而是打算种热带水果。“别人搞啥,你也搞啥,市场都饱和了。不种点‘稀罕物’,咋挣大钱?”红薯地头,响起这样一句话。  

从村里到社区,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淘金,裴寨社区一年四季都有讲不完的丰收故事。春天,鲜桃、水晶葡萄枝繁叶茂;夏天,宝泉景区成为避暑胜地;秋天,农特产满山满坡,映红太行;冬天,冰雪天地,温室桃花吐蕊争艳……  

(河南日报记者尚杰本报通讯员刘军旗)